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一些疾病可能悄然威脅著他們的健康,小兒腦積水便是其中之一。許多家長對這一病癥或許并不十分熟悉,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小兒腦積水的相關知識。
一、定義與簡介
小兒腦積水,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脊液在腦室系統內過多積聚,使得腦室系統擴張和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病癥。腦脊液本是對大腦起到保護、營養和緩沖作用的重要物質,但當它的循環或吸收出現障礙時,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二、常見病因
先天性因素
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這是先天性腦積水最常見的原因。例如中腦導水管狹窄、隔膜形成或閉鎖等,會阻礙腦脊液的正常流動,導致腦脊液在腦室系統內積聚。
腦脊液分泌過多:某些先天性疾病可使脈絡叢分泌腦脊液的功能亢進,產生過多的腦脊液,超出了正常的吸收能力。
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腦膜膨出等神經管發育畸形,常伴有腦積水。這是因為這些畸形會影響腦脊液的循環和吸收,從而引發腦積水。
后天性因素
顱內感染:腦膜炎、腦炎等顱內感染性疾病,會導致腦脊液的成分和循環發生改變。炎癥可能引起腦脊液的粘連、梗阻,影響其正常吸收和循環,進而引發腦積水。
顱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較為常見,血液進入腦室系統后,可能會堵塞腦脊液的循環通路,導致腦積水的發生。此外,頭部外傷引起的顱內出血,也可能引發類似的后果。
顱內腫瘤:腦腫瘤可能壓迫腦脊液的循環通路,導致腦脊液無法正常流動和吸收,從而引起腦積水。腫瘤還可能刺激腦脊液的分泌,進一步加重病情。
三、癥狀表現
嬰兒期癥狀
頭顱增大:這是嬰兒腦積水最突出的癥狀?;純旱念^顱進行性增大,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不成比例。前囟門擴大、飽滿,張力增高,甚至后囟門和側囟門也可能延遲閉合或擴大。
頭皮靜脈怒張:由于顱內壓增高,頭皮靜脈回流受阻,導致頭皮靜脈明顯擴張、怒張,看起來像蚯蚓一樣在頭皮表面蜿蜒。
落日征:患兒的眼球向下轉,鞏膜上部外露,形成一種特殊的眼部體征,如同落日一般,故稱為落日征。這是由于顱內壓增高影響了眼球的運動神經所致。
精神萎靡:嬰兒可能表現出精神不振、嗜睡、喂養困難、吸吮無力等癥狀。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減弱,哭聲微弱或尖叫。
幼兒及兒童期癥狀
頭痛: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兒會訴說頭痛,疼痛程度輕重不一。頭痛多為持續性鈍痛,有時在咳嗽、用力排便等情況下會加重。
嘔吐:常與頭痛同時出現,多為噴射性嘔吐。這是由于顱內壓增高刺激了嘔吐中樞所致。嘔吐一般與進食無關,且在早晨或空腹時較為頻繁。
視力障礙:可表現為視力下降、斜視、復視等。長期的顱內壓增高會對視神經造成壓迫,影響視覺功能。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
智力發育遲緩:腦積水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影響患兒的大腦發育,導致智力發育遲緩。表現為學習能力差、記憶力減退、語言和運動發育落后等。
行為異常:部分患兒可能出現煩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異常等表現。這些癥狀可能會影響患兒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
四、診斷方法
體格檢查
醫生首先會對患兒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重點關注頭顱的大小、形狀、囟門的情況,以及有無頭皮靜脈怒張、落日征等體征。通過測量頭圍,并與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正常頭圍標準進行對比,若頭圍明顯超出正常范圍,需高度警惕腦積水的可能。
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對于囟門未閉合的嬰兒,超聲檢查是一種簡便、無創的檢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顯示腦室的大小、形態以及腦脊液的流動情況,有助于早期發現腦積水。
CT 檢查:CT 檢查能夠快速、準確地顯示顱內結構,清晰地觀察到腦室系統的擴張程度、腦實質的厚度以及有無其他顱內病變。對于診斷腦積水及明確病因具有重要價值。
MRI 檢查:MRI 檢查對軟組織的分辨能力更高,能夠更清晰地顯示腦室系統、腦實質以及腦脊液循環通路的細微結構。對于一些先天性畸形、腫瘤等病因的診斷,MRI 比 CT 更為敏感。
腰椎穿刺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進行腰椎穿刺檢查。通過測量腦脊液的壓力、檢查腦脊液的成分,有助于判斷腦積水的類型和病因。但腰椎穿刺屬于有創檢查,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
五、治療措施
手術治療
分流手術:這是治療小兒腦積水最常用的手術方法。通過在體內植入分流裝置,將腦室中的腦脊液引流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腹腔、心房等,以緩解顱內壓增高。常見的分流術有腦室 - 腹腔分流術、腦室 - 心房分流術等。分流手術的效果較為顯著,但術后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需要定期復查。
造瘺手術:對于一些梗阻性腦積水,如中腦導水管狹窄等,可采用腦室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該手術通過在第三腦室底部制造一個瘺口,使腦脊液能夠繞過梗阻部位,恢復正常的循環通路。造瘺手術無需植入異物,減少了分流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但并非所有患兒都適合該手術,需要嚴格評估適應證。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作為手術治療的輔助手段。主要用于緩解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使用脫水劑(甘露醇等)、利尿劑(呋塞米等)等,通過減少腦脊液的生成或促進體內水分的排出,降低顱內壓。但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腦積水的問題。
六、康復與預后
康復治療
對于接受治療的小兒腦積水患兒,康復治療至關重要??祻椭委煹哪康氖菐椭純夯謴鸵蚰X積水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認知訓練等。物理治療主要通過運動訓練、按摩等方法,促進患兒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作業治療幫助患兒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語言治療針對語言發育遲緩的患兒,進行語言訓練;認知訓練則有助于改善患兒的智力和認知水平??祻椭委熜枰L期堅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
預后情況
小兒腦積水的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是否及時等。一般來說,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的患兒,預后相對較好。如果腦積水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患兒的神經功能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也能接近正常兒童。然而,若治療不及時或病情較為嚴重,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嚴重的后遺癥,如智力低下、肢體殘疾、癲癇等,影響其一生的生活質量。
七、預防措施
孕期保健
定期產檢:孕婦應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產前檢查,通過超聲檢查等手段,及時發現胎兒是否存在神經管發育畸形、腦積水等異常情況。若發現異常,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避免感染:孕期要注意預防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能會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增加腦積水的發生風險。孕婦應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合理飲食:孕婦應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特別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葉酸對于胎兒神經管的發育具有重要作用,缺乏葉酸可能會增加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風險。孕婦可多吃綠葉蔬菜、豆類、全麥食品等富含葉酸的食物,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葉酸制劑。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孕期應避免接觸各種有害物質,如化學毒物、放射性物質等。這些物質可能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增加腦積水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孕婦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有害物質。
新生兒及嬰幼兒保健
預防顱內感染:要注意保持新生兒及嬰幼兒的個人衛生,避免其接觸感染源。按時接種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降低顱內感染的發生風險。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手部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預防頭部外傷:新生兒及嬰幼兒的頭部較為脆弱,容易受到外傷。家長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孩子從高處跌落、碰撞頭部等。在孩子學步、玩耍時,要給予密切關注,確保其安全。
定期體檢:新生兒及嬰幼兒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通過測量頭圍、觀察生長發育情況等,及時發現異常。若發現頭圍增長過快或其他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
小兒腦積水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了解其相關知識,對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以及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們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