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做好進補工作對身體好,大家要引起重視,做好正確的認識,尤其是冬季的時候,做好滋補對身體的恢復好。進入冬季之后,身體需要滋補,做好保養很有必要,對身體虛的女性來說,尤為重要。女性由于生理特點原因,進補應以補血為主,而中醫講究循序漸進,因此女性冬季進補最要以調整為主。那么,冬季進補女性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滋陰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女性冬季進補要注意什么
一忌盲目食狗肉
狗肉雖是溫熱食物,體質虛弱者和關節炎者多食狗肉是有好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宜吃,要注意適量原則,同時吃過狗肉之后不能喝茶,否則容易產生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
二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體虛者才需要補,體質健康者正常飲食就可以了,不可盲目進補。
不同體質如何進補
氣虛的女性
氣虛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氣虛的進補要循序漸進,宜從飲食入手,多吃補氣食物,秋冬季節可多吃蘿卜、大棗、排骨湯等補氣食物。氣虛的代表補品為人參,氣虛偏熱著可服用西洋參,氣虛偏寒者則可食用高麗參。
怕冷的女性
怕冷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秋冬季節特別怕冷。女性由于經期、孕期等原因容易體虛,抵抗力下降,抗寒能力差,容易引起手腳冰冷,這類女性則應多吃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大蒜、生姜、洋蔥、栗子等有助御寒的食物,同時要多做手、腳和腰部運動。
貧血或血虛女性
貧血是許多女性朋友的通病,大部分女性都有或輕或重的貧血癥。對于貧血的女性來說,最重要的是補鐵,可多吃可以多吃一些動物肝臟、瘦肉、大棗、枸杞、蜂王漿等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木耳、海帶、核桃仁等含蛋白質和鐵等造血原料豐富的食物,有條件者可以多吃一些海參、鮑魚等。而月經不調、月經量多更容易導致鐵的流失,這類人可以食用人參、當歸、川穹等中藥,日常生活中多吃魚蝦、紅棗、桂圓、菠菜等含鐵量多的食物。
身體瘦弱的女性
女性身體瘦弱為脾胃有問題,這類女性都存在挑食偏食的習慣,應積極改掉這些不良習慣,豐富日常飲食營養,平常可多吃花生、奶糖等零食,也可多吃雞、鴨、魚及動物肝臟、牛奶、蜂蜜、雞蛋、鱉(甲魚)、海參、銀耳等。
如何滋陰對身體好
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堅果類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湯可以加一些沙參、黃芪、麥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藥補。
菜品可首選羊肉燉蘿卜。它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其次是炒雙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冬天的風常為北風,其性寒。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中醫認為,寒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應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活動,且不要做劇烈運動。臥室內要適當通風,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此外,冬季的傳統養生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叩齒、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對身體很有益處。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還可以在肚臍里放些鹽,艾灸肚臍,那里是神闕穴,這個穴位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
以上這些都是關于女性冬季進補的介紹,這一問題大家要引起重視,做好保養能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平時要注意選擇正確的飲食護理,多吃健康滋陰的食物,這對女性身體的保養很有好處。好了,今天的介紹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