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是一種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藥物,在改善人體鐵缺乏狀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琥珀酸亞鐵的化學名稱為丁二酸亞鐵,其分子式為C?H?FeO?,相對分子量為171.9。它呈暗褐色或棕褐色的細微粉末狀,無臭,略有咸味。在空氣中較穩定,但在潮濕空氣中可能會被氧化。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等的合成,對人體的氧氣運輸、能量代謝等生理過程至關重要。琥珀酸亞鐵作為鐵補充劑,口服后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被吸收。它在體內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后,與轉鐵蛋白結合,被轉運到身體各組織,用于合成血紅蛋白等含鐵物質,從而提高血紅蛋白的水平,改善缺鐵性貧血癥狀。
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缺鐵性貧血,如慢性失血(如月經過多、消化性潰瘍出血、痔瘡出血等)、營養不良、妊娠、兒童發育期等導致的鐵攝入不足或需求增加引起的貧血。
一般來說,成人預防量為每日0.1g,治療量為每日0.2 0.4g;兒童預防量為每日30 60mg,治療量為每日0.1 0.3g。具體用量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嚴重程度以及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通常建議在飯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刺激。
1.胃腸道反應:較為常見,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這些反應的程度因人而異,一般在用藥初期較為明顯,隨著身體對藥物的適應可能會逐漸減輕。
2.黑便:服用琥珀酸亞鐵后,大便可能會變成黑色,這是由于未被吸收的鐵與腸道內的硫化氫結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所致,屬于正常現象,不必驚慌。停藥后,大便顏色通常會恢復正常。
1.飲食注意:在服用琥珀酸亞鐵期間,應避免同時飲用濃茶、咖啡等,因為其中的鞣酸等成分會與鐵結合,影響鐵的吸收。可以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如柑橘、草莓、獼猴桃等,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
2.特殊人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在使用前應咨詢醫生,因為過量的鐵攝入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不良影響。患有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尤其是伴有未經治療的尿路感染者,以及血色病或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患者禁用。
3.藥物相互作用:琥珀酸亞鐵可能會與一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如抗酸藥(如氫氧化鋁)、四環素類抗生素等,會影響彼此的吸收或療效。因此,在服用其他藥物時,應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琥珀酸亞鐵,以便醫生判斷是否存在藥物相互作用。
總之,琥珀酸亞鐵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常用藥物,但在使用過程中需遵循醫生的指導,注意觀察不良反應,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