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想在室內隔著玻璃享受陽光的溫暖。那么,隔著玻璃曬太陽究竟有沒有用呢?這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分析。
曬太陽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其中最主要的是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B(UVB)的照射下,會轉化為維生素D3 ,然后經過肝臟和腎臟的進一步羥化,最終成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幫助人體吸收鈣、磷等礦物質,維持骨骼的健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此外,曬太陽還能改善情緒,陽光可以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讓人感到愉悅和放松,對預防和緩解季節性情感障礙等情緒問題有一定作用。
普通玻璃會對陽光中的紫外線產生不同程度的阻擋作用。一般來說,玻璃能夠阻擋大部分紫外線B(UVB),但對紫外線A(UVA)的阻擋相對較少。這意味著,當我們隔著玻璃曬太陽時,皮膚接收的UVB量會大幅減少。前面提到,UVB是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關鍵因素,所以如果UVB被大量阻擋,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然而,雖然玻璃阻擋了大部分UVB,但UVA依然可以透過玻璃。UVA能深入皮膚真皮層,長期照射可能會導致皮膚老化,出現皺紋、松弛等問題,同時也增加了患皮膚癌的風險。所以,即使隔著玻璃,也不能毫無防護地長時間曬太陽,尤其是皮膚敏感人群更需要注意。
盡管隔著玻璃曬太陽在合成維生素D方面效果不佳,但它并非完全沒有作用。曬太陽時感受到的溫暖主要來自陽光中的紅外線,玻璃對紅外線的阻擋相對較小,所以在寒冷的天氣里,隔著玻璃曬太陽能夠讓身體感受到溫暖,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感到舒適。而且,對于一些只是想享受陽光氛圍、放松心情的人來說,即使在室內隔著玻璃,看到陽光灑在身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壓力和焦慮,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感。
綜上所述,隔著玻璃曬太陽有一定作用,但與在戶外直接曬太陽相比,在促進維生素D合成方面的效果明顯減弱。如果希望通過曬太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最好還是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如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避開紫外線最強時段)到戶外曬太陽,讓皮膚直接接觸陽光。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也能帶來一些溫暖和心理上的益處,不過要注意做好皮膚防護,避免UVA對皮膚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