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原本應在子宮腔內生長的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了子宮體以外的部位 。這一疾病在婦科領域較為常見,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它就像一個 “調皮” 的 “入侵者”,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像臍、膀胱、腎、輸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部位都可能受到波及,但絕大多數位于盆腔臟器和壁腹膜,其中以卵巢、宮骶韌帶最為常見,其次是子宮及其他臟腹膜、陰道直腸隔等部位,所以又有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說法。
19 世紀的醫學文獻中已有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記載,但直到 20 世紀,人們才真正認識到它是一種重要的疾病。1921 年,美國紐約州的約翰?桑普森醫生,通過臨床觀察和組織病理檢查,提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由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種植所致。1927 年,他發表論文,首次提出了 “子宮內膜異位癥” 這一專業術語,指出子宮內膜組織是通過輸卵管逆流進入腹腔,進而引發了子宮內膜異位癥。
一、探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
(一)生理因素
在女性月經期間,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會隨著經血,經由輸卵管逆流至盆腔。這就如同 “種子” 被帶到了新的 “土壤” ,它們在盆腔內的卵巢、盆腔腹膜以及腎、膀胱等器官處 “扎根”,逐漸增生、蔓延,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經血逆流的發生,可能與輸卵管的通暢程度、子宮收縮異常等因素有關。比如,一些先天性的生殖道畸形,像陰道橫隔、處女膜閉鎖等,會阻礙經血正常外流,使得經血逆流的幾率大大增加。據統計,大約 70%-90% 的婦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經血逆流現象,而在經血或早卵泡期的腹腔液中,均能檢測到存活的內膜細胞。對于先天性陰道閉鎖或宮頸狹窄等經血排出受阻者,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明顯更高。
(二)遺傳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其他家庭成員患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相關研究顯示,一級親屬的發病風險是沒有家族史的 7 倍。如果家族中某位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那么其他女性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就更高。這是因為某些基因的突變或異常表達,可能會影響子宮內膜細胞的正常生長、分化和凋亡,使得這些細胞更容易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種植、生長,從而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同卵雙胞胎中,如果其中一個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另一個患此病的概率高達 80% 。
(三)免疫因素
免疫系統在維持人體健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免疫系統功能出現異常時,可能無法及時識別和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細胞。免疫細胞的活性和數量發生改變,導致免疫監視功能減弱,使得異位的子宮內膜細胞得以在其他部位存活、生長。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統紊亂,更容易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包括子宮內膜組織,這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創造了條件。一些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也可能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增加患病風險。
(四)手術因素
剖腹產或其他婦科手術,可能會對子宮內膜的位置或狀態產生影響。以剖腹產為例,手術過程中,子宮內膜細胞有可能會被帶到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如腹壁切口、盆腔等。當這些細胞在新的部位存活并生長時,就會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癥。有研究表明,剖宮產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的情況。此外,人工流產、輸卵管通液術等多次宮腔手術操作,也可能損傷子宮內膜,使內膜細胞有機會進入盆腔,從而增加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幾率 。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懷孕的關系
(一)癥狀較輕時的懷孕幾率
當子宮內膜異位癥處于癥狀較輕的階段,患者仍有較大的懷孕機會。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僅僅表現為下腹痛和痛經,對生殖系統的整體功能影響相對較小。在這種情況下,輸卵管通常能夠保持通暢,卵巢的排卵功能也基本正常,能夠順利排出健康的卵子。卵子排出后,可正常進入輸卵管,與精子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同時,輕度的病癥對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影響不大,受精卵能夠順利在子宮內著床,如同種子在適宜的土壤中扎根,后續也能正常發育成胎兒。研究數據表明,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自然受孕率,相較于健康女性雖有所降低,但仍處于相對可觀的水平。部分輕度患者,在未進行特殊治療的情況下,通過規律的性生活和科學備孕,也能成功懷孕 。
(二)癥狀較重時的懷孕障礙
隨著子宮內膜異位癥病情加重,懷孕的難度會顯著增加。當異位的子宮內膜在卵巢皮質中生長,形成囊腫時,這些囊腫會周期性地破裂出血。每一次出血都如同在局部引發一場 “小災難”,會導致炎癥反應的發生。炎癥持續刺激,使得周圍組織逐漸纖維化,就像用繩索將卵巢與鄰近的組織器官緊緊捆綁在一起。這種粘連會嚴重影響卵巢的正常活動,導致排卵變得困難重重。卵巢無法正常排卵,精子就難以與卵子結合,懷孕的第一步便難以邁出。此外,粘連還可能影響輸卵管的蠕動和拾卵功能,使得受精卵在輸卵管內的運輸受阻,無法順利到達子宮著床。即使受精卵成功著床,由于子宮內環境因子宮內膜異位癥受到破壞,也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加流產的風險。有研究指出,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不孕率可高達 40%-50% 。
三、子宮內膜異位癥對女性身體的多方面影響
(一)疼痛折磨
子宮內膜異位癥引發的疼痛,可謂是女性生活中的 “噩夢”。其中,繼發性痛經是最為典型的癥狀,并且呈現出進行性加重的特點。疼痛通常在月經開始前 1-2 天就悄然 “來襲”,在月經第一天時最為劇烈,猶如洶涌的潮水般讓人難以忍受。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會逐漸減輕,但卻會持續至整個月經期。這種疼痛多集中在下腹部深部和腰骶部,就像有一雙無形的手在使勁拉扯、按壓。而且,它還可能向會陰、肛門、大腿等部位放射,讓女性在經期仿佛被痛苦 “籠罩”。除了痛經,患者還可能經歷盆腔疼痛,這種疼痛在非經期也會時不時出現,給生活帶來諸多困擾。性交痛也是常見癥狀之一,在性生活過程中,女性會感受到深部的疼痛,嚴重影響夫妻生活的和諧。另外,部分患者還會有排便痛,在排便時,腹部會出現疼痛,這無疑讓日常的排便都成為了一種負擔。
(二)月經異常
月經異常也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帶來的常見問題。許多患者會出現月經量過多的情況,月經期間的出血量明顯多于以往,這不僅可能導致女性貧血,還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月經周期不規律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原本規律的月經變得毫無規律可循,有時提前,有時推遲,讓女性難以預測經期的到來。經期過長也是困擾患者的一大問題,月經持續的時間比正常情況要長,使得女性長時間處于經期的不適狀態中。這些月經問題,不僅影響了女性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讓女性時常處于焦慮之中。
(三)引發不孕不育
子宮內膜異位癥堪稱導致女性不孕的 “重要殺手” 之一。前面已經提到,當病情較為嚴重時,卵巢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卵巢的排卵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卵子無法正常排出。輸卵管的蠕動和拾卵功能也會因粘連而受損,使得精子與卵子難以相遇結合。即使精子和卵子成功結合形成受精卵,由于盆腔內環境的改變,以及子宮內膜的容受性變差,受精卵也難以在子宮內順利著床,就像種子難以在貧瘠的土壤中扎根生長一樣。據統計,約 50% 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合并不孕,這對渴望成為母親的女性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四)其他潛在并發癥
除了上述危害,子宮內膜異位癥還與一些其他疾病存在關聯。盆腔內的反復炎癥和粘連,可能導致疤痕組織的形成,這些疤痕會影響盆腔內器官的正常位置和功能。在孕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發生胎盤早剝的風險也有所增加,這對母嬰的健康都構成了威脅。還有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與子宮肌瘤、宮頸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雖然具體的關聯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這種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來說,定期進行全面的婦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處理這些潛在的并發癥,是非常重要的。
四、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日常護理要點
(一)生活習慣調整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每晚確保 7-8 小時的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與恢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每周至少安排 3-4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有助于釋放壓力,改善心情。但要注意避免在月經期間進行劇烈運動,防止經血逆流,加重病情。另外,盡量避免飲用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飲品,咖啡因可能會刺激神經,加重焦慮情緒,還可能影響睡眠質量,而良好的睡眠對于病情的穩定至關重要。
(二)飲食改善
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像橙子、蘋果、菠菜、西蘭花等,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可選擇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物,有助于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深海魚類富含 Omega-3 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可能有一定幫助。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這些食物可能會刺激盆腔血管,導致充血,加重疼痛癥狀。同時,也要盡量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飲等,尤其是在月經期間,生冷食物可能會引發或加重痛經。
(三)心理疏導支持
子宮內膜異位癥帶來的疼痛和對生育的影響,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又會反過來影響身體的內分泌系統,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患者要重視心理狀態的調整,學會積極面對疾病。可以通過與家人、朋友傾訴,分享自己的感受,獲得情感上的支持。也可以參加一些相關的患者互助小組,與其他病友交流經驗,互相鼓勵。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通過心理疏導,緩解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四)物理療法輔助
熱敷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輔助護理方法。當疼痛發作時,可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下腹部,每次熱敷時間約 15-20 分鐘,溫度以感覺溫暖舒適為宜,不宜過燙,以免燙傷皮膚。熱敷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癥狀。但要注意,熱敷只能暫時緩解疼痛,并不能替代正規的醫療治療。患者在進行熱敷的同時,仍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案。此外,還可以嘗試一些其他的物理療法,如按摩,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五、積極面對,共克病魔
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是一種棘手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戰勝。通過了解其病因、對懷孕的影響、對身體的危害以及日常護理要點,患者能夠更好地應對疾病。在面對疾病時,患者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做好日常護理。同時,家人和朋友也應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支持與關愛,幫助她們共同戰勝病魔,提高生活質量,重獲健康與幸福 。